留青竹刻是一门始于唐代,绵延千载的古老技艺。晚明时期,留青竹刻浸润诗文书画,于薄薄竹筠之上再现书画笔墨韵味,其清新秀逸的艺术风格使之脱颖而出,成为了专门的竹刻门类,备受文人雅士青睐。近代以来,常州留青竹刻开宗立派,代不乏人,可谓中国留青竹刻艺术的重镇。

徐秉方先生,当代常州留青竹刻领军者,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,从艺已逾一甲子,成就斐然,蔚为大观。其少承家学,刀耕不辍,在承继传统留青技法基础之上,师法自然,不落窠臼,以留青表现烟霞云雾,在模糊朦胧不见刀处生变化。这一创新极大地拓宽了留青竹刻的艺术表现力,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,也为留青这门古老技艺注入了时代新风。

留青竹刻贵在文人趣味,书画丹青是为根基。徐秉方先生深知“功在刀外”的至理,刀笔兼修,意纵翰墨。丹青作品谓之“文人彩墨”,自成一格,兼具文人画的笔墨和西洋画的重彩,且书法丹青相得益彰。徐秉方先生自谦画作为“刀余随笔”,而这些“自娱”之作正凸显他在“竹刻家”之外的书画功底和艺术修养,是在竹刻艺术这片文化厚土上又生长出的新篁。

徐秉方先生数十年来一心求艺,甘于恬淡生活。刀笔制艺,成竹在胸;为人立身,比德于竹。此次个展是徐秉方先生对从艺生涯的一次回眸,展现了半个世纪游艺以求的成果。竹刻、丹青、壶刻百余件,无不示人以修竹一般昂扬的艺术生命力。